財經(jīng)頻道: 要聞 / 產(chǎn)業(yè) / 國內(nèi) / 國際 / 專題 /

財經(jīng)365訊 2017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結束后,人民日報發(fā)表評論員文章稱,防范金融風險要“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

在7月2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中財辦一局局長王志軍首度對“灰犀?!弊龀隽酥袊俜浇庾x:“灰犀?!卑ㄓ白?a href="http://www.lai935.com/html/bank/index.html" target="_self">銀行、房地產(chǎn)泡沫、國有企業(yè)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guī)集資等風險隱患。

“灰犀?!币辉~最早源自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2016年出版的《灰犀?!芬粫赴l(fā)生概率很大、沖擊力極強的風險。準確判斷風險隱患亦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因此,中財辦提出的五只“灰犀?!笨梢暈槲磥硪欢螘r期中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領域。渥克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也表示,中國政府現(xiàn)在采取行動是很明智的。

這五只灰犀牛從何而來,現(xiàn)狀如何,又該如何化解其風險沖擊?就這些問題,澎湃新聞分別約請對影子銀行、房地產(chǎn)泡沫、國有企業(yè)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guī)集資等領域有深刻研究的多位專家學者撰稿,以供讀者和決策部門參考。

相比1997年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金融的明確——“金融是現(xiàn)代經(jīng)濟的核心”和“保證金融安全、高效、穩(wěn)健運行,是國民經(jīng)濟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的基本條件”;今年7月份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則將定位做了進一步提升,“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是實體經(jīng)濟的血脈”、“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止發(fā)生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僅僅從措辭變化上,就能直觀感受出“防范金融風險”是今后一段時期金融領域的重中之重。而本次危機以來,包括“錢荒”、“股災”、“債災”和“匯動”等在內(nèi)的金融市場的多次大幅波動,也讓我們對金融風險的認知從危機初期的防范“黑天鵝”事件意外沖擊,逐漸轉變?yōu)椤昂谔禊Z”和“灰犀?!本赡軟_擊金融風險底線。最近被公開點名的灰犀牛有五只,分別是影子銀行、房地產(chǎn)泡沫、國有企業(yè)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guī)集資,雖然他們都是近年來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之所以又被額外貼上“灰犀?!钡男聵撕灒从吵鰶Q策層對這些潛在風險擔憂的上升。

而如果仔細分析這五只牛,雖然從邏輯上,它們幾乎是并列關系,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地方債務風險卻是其他四類風險的源頭,因為如果沒有危機初期地方債務的快速擴張,那么在“經(jīng)濟刺激一攬子計劃”結束后,就不會出現(xiàn)地方債務融資巨大缺口及如何續(xù)接的問題,這個缺口的填補則是影子銀行之所以井噴式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影子銀行又是房地產(chǎn)行業(yè)、高杠桿企業(yè)獲取融資的重要渠道,同時一些因影子銀行而興起的影子機構和平臺開始敢肆意吸納社會資金,最終演變成違法違規(guī)集資問題。

可見,在上述五只灰犀牛中,地方債務是只“頭?!薄5艉唵螌⒌胤絺鶆斩ㄐ詾楦骷壍胤秸摹罢`作非為”,顯然是不準確的。因為地方債務這只牛的主人恰恰是中央政府。

眾所周知,中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率先實現(xiàn)復蘇,能夠取得如此成績,與當時中國實施特有的反危機措施密不可分。這個特有之處就在于,中央政府的反危機策略選擇通過向地方政府下放金融配置權來拉動經(jīng)濟(可以作為對比的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央政府大力上收了地方政府的金融配置權),正是這一下放,才使得4萬億刺激計劃之后,金融機構快速擴表,截至2017年6月底,銀行業(yè)金融機構資產(chǎn)余額達237萬億元,是2007年底的4.5倍。

另外,這一下放還意味著中央對地方投資饑渴癥和財務約束的放松,所以一定會出現(xiàn)融資平臺、影子銀行快速擴張引發(fā)的金融“脫媒”。而這些金融變化帶動家庭居民金融介入程度的加深,又進一步加劇了社會融資結構的變化,導致近年來“金融和實體冷熱不均”的異化,直至出現(xiàn)以“脫實向虛”和“金融空轉”的諸多金融亂象。

正是因為中央政府才是地方債務這只牛的主人,所以在“誰的孩子,誰抱走”的經(jīng)濟責任核算原則下,才有了:自2013年至今的地方債務持續(xù)摸底調查工作,和2015年啟動的地方債務置換工作,以及“開正門,堵后門”地方政府舉債思路的明確。其中地方債置換又最為關鍵,因為地方債置換明面上幫助地方政府減輕債務負擔,實質卻是中央政府認領債務和減輕自身負擔。首先,融資平臺類的地方債務和地方政府債券類的債務相比,后者是經(jīng)過地方政府明確背書的債務(類似國債),而在中國的財政體制下,地方政府明確背書后的債務均可轉嫁給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必須兜底,所以地方債置換(融資平臺為主的各類地方債務置換為地方政府債券),本質上就是中央政府認領債務。其次,2015年4月份,時任財長樓繼偉在清華講座時披露,如果15萬億元地方債務全部置換出來,最終政府債務每年節(jié)省利息支出的規(guī)模將達到5000億元上下,這部分利息表面上是為地方政府節(jié)省的,實質上卻是為中央政府節(jié)省的。

除了上述技術上的細節(jié)之外,地方債務問題背后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草料之爭”。因為政府財政基本就四件事——“收、支、管、平”,即收入、支出、管理和平衡,其中收入和支出是政府“以財行政”的施力點,收支平衡是約束條件,此三點如何擺布,這就是管理,而在管理之中貫穿始終最核心的則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實際上中國財政制度的變遷另一側面就是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調整。

自1994年分稅制以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系雖有所調整,但基本格局還是“中央財政在收入中應該占大部分、在支出中占小部分,這樣他才有能力去調節(jié)地區(qū)之間的不平衡,才有能力去調控”(《朱镕基講話實錄》)。截至2016年底,中央財政的收入占比雖已降至45.4%,但地方財政支出比重依然在85%以上,地方財政支出比重超出收入比重的差距還在擴大。恰恰就是這個收支缺口讓地方政府總覺得資金不夠,這里面既有地方經(jīng)濟增長競賽的問題,也有地方財政自主權內(nèi)生追求的問題,即“有錢才好辦事”,而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收入是由嚴格預算制度管著的,所以一旦獲得了翹盼已久的金融配置權(“利”),又有穩(wěn)增長的宏觀任務(“名”),在“名利雙收”之下,地方債務的野蠻生長就再自然不過。

image.png

地方債務問題還揭示了一個經(jīng)濟道理,那就是“金融吃飯,財政買單”。

中央把金融資源配置權下放給了地方的一個結果是形成了一輪金融擴張。2009年至2010年地方融資平臺融資的失控(貨幣供給并行失控),2010年刺激計劃結束后,中央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態(tài)度逆轉,前期形成的債務信用關系要維系,出現(xiàn)了理財、表外、通道和同業(yè)等形式的“影子銀行”擴張,由于此種金融擴張的源頭來自地方政府對金融資源配置權的濫用,出現(xiàn)了“打斷骨頭連著筋”,“信用剛兌”始終無法按照市場規(guī)則打破(地方政府維系其自身信用鏈條不斷裂),潛在風險持續(xù)“滾雪球”,進而導致潛在系統(tǒng)性風險的積累,這時地方政府的金融行為就已經(jīng)轉化為中央政府的債務責任。所以此次地方債務問題再次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政府在金融領域任何投機取巧的想法,最終都的自己買單。如果這種取巧能夠帶來經(jīng)濟增長,那么事后買單還是劃算的,反之就只能徒增風險。

怎么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呢?

有了上述三個認識:“地方債務是"頭牛",牛的主人是中央政府”;“中央和地方始終存在"草料之爭";“地方債務實質是"金融吃飯,財政買單"。化解策略無非也是由表及里的逐層推進:

首先,將散落在地方政府手中的金融配置權,盡快地再次集中回中央政府。道理很簡單,政府債務行為某種程度上就是貨幣信用創(chuàng)造過程,這個創(chuàng)造只能由中央政府在滿足嚴格約束條件下實施,否則對金融亂象的所有監(jiān)管均將是“牛欄關貓”。

其次,對于地方政府的舉債行為,雖然目前已經(jīng)出臺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但還需明確地方債務的最終償債人是中央政府,此點既是中央政府對地方債務管理的法理依據(jù),也是對中央在債務管理上的要求。

最后,就是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系,由于中國的實際國情決定了“草料之爭”必將長久存在,那么在對中央和地方關系(財權和事權)進行技術調整時,是否需要對草料(政府廣義收入)進行重新分配,就不僅僅是財政一家的事了, 需要綜合平衡。

由于地方債務不僅是“灰犀?!?,還是只“頭?!?,所以圍繞它的問題基本都是“老生常談”,不過表現(xiàn)形式確實是“千變?nèi)f化”,其中某些問題不是我們“視而不見”,實在是因為“投鼠忌器”。因此, 化解過程一定是長期的,期間不光有“膽”,還需要有“識”,更需要“耐心”。

獲取更多財經(jīng)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jīng)365。(原標題:馴服灰犀牛|破解地方債務:將地方政府的金融配置權收回中央)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閱讀
掃描左側二維碼
看手機移動端,隨時隨地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