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 >主頁 > 財經 > 要聞 >

“買而不舉” 證金公司會否像險資一樣割韭菜

時間:2017-08-31 20:48 來源:海洲說股事 瀏覽量:

證監(jiān)會 證金公司 割韭菜

  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報的披露進入尾聲,備受市場關注的證金公司持倉情況也浮出水面。其中,非常引人關注的一個現(xiàn)象是:證金公司“買而不舉”。證金公司在約20余只股票上的持倉接近5%的舉牌線,其中不少股票的持倉控制在4.99%,僅券商股就有6家。

  證金公司在多只股票上“買而不舉”,其意欲何為,這是參與A股市場的投資者不能不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筆者希望證金公司千萬不要重復險資的故事。

  對于“買而不舉”這種現(xiàn)象,A股市場的投資者其實并不陌生。這種事情,一年前更多地發(fā)生在險資身上。近年來,險資在市場上頻頻舉牌,進而引發(fā)市場對險資舉牌概念股的炒作。而在炒作險資舉牌概念股的背景下,險資準舉牌概念股也被市場挖掘出來加以炒作。而市場的這種炒作之風被險資加以利用,不少險資特意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增持到5%附近(如持股4.9%~4.99%),買而不舉,但形成一種將要舉牌的假象,引誘市場進行炒作。作為險資來說,卻在市場的炒作過程中,正好反手做空,在高位派發(fā),進而割市場的韭菜。

  最明顯的案例發(fā)生在梅雁吉祥(4.80 -0.62%,診股)股票身上。去年9月28日~9月30日,恒大人壽買入梅雁吉祥股票9395.8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5%,成為梅雁吉祥的第一大股東。這一信息通過三季報的披露傳遞給市場。然而,就在市場滿懷激情地對梅雁吉祥的“準險資舉牌概念”進行大力炒作的時候,該險資卻“閃離”了,將所持有的9395.83萬股梅雁吉祥股票全部賣出。該險資的做法在市場上激起公憤,并引發(fā)保監(jiān)會的介入,從而拉開了加強險資監(jiān)管的序幕,險資舉牌概念股的炒作也因此而退出市場。

  “買而不舉”是一個很危險的游戲,作為證金公司來說,是不應該玩這種游戲的。證金公司作為“國家隊”的象征,應該是價值投資的踐行者,應該引導市場進行理性投資。證金公司如果看好某只股票,那就不應該受5%的限制;如果不看好某只股票,那更不應該買進該股票,甚至還要持股到4.99%。

  證金公司“買而不舉”所釋放出來的信號是,證金公司并沒有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而是準備短線隨時走人。只要市場炒高“證金公司概念股”,那么證金公司隨時都會象去年買進梅雁吉祥的險資機構一樣走人甚至“閃離”。因為證金公司之所以不愿意觸碰5%的舉牌線,就是不愿意鎖定6個月的時間,即買進后6個月不能賣出,而賣出時又要提前進行信息披露。實際上,作為國家隊的證金公司來說,就應該長線投資,就應該信息披露透明,做市場的楷模。

  正因為證金公司“買而不舉”,這就增大了二級市場炒作的風險?;谧C金公司的金字招牌,證金公司的持股市場難免會炒作一番。但由于證金公司的持股并沒有6個月鎖定期的限制,這就意味著證金公司隨時都可以拋售,證金公司完全可以上演險資“割韭菜”的故事。當然,本人真心希望證金公司不要重復險資的故事,但萬一上演了呢?

  比如,今年7月27日、28日,受證金公司買入消息的刺激,昆侖萬維(27.63 +5.10%,診股)受到市場的大力炒作,但28日當天,就有一家機構的賣出金額達到5.68億元,有輿論認為這是證金公司在賣出,但到底是不是,只有等到三季報披露的時候才能見分曉。所以,正是基于證金公司“買而不舉”的緣故,對于證金公司概念股的炒作,投資者還需謹慎一些為好,不要盲目追漲證金公司概念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文章 更多